我觉得问题都进入了一个误区:调料只是点缀,食材才是关键。真正食材好,别说只放盐和生姜了,你哪怕什么都不放,都会非常可口。
但是当现在的世界进入社会化工业大时代,食材已经远不是以前自然生长,辛勤培育而能得到的了。食品工厂在提供了爆发性的产量,成本和价格急剧降低的同时,食材的质量也在下降。
人工干预和圈养的饲料鸡,鸭,牛,羊,如果单纯的放点盐和姜,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咽得下去。那怎么办呢?调料堆呀!你看头条上很多做菜的视频,花椒,辣椒,各种酱料大把大把的放。
就他那个料,别说炒菜了,炒鞋垫子都好吃。可不这样干有生意吗?你弄的清汤寡水的,哪个年轻人愿意吃?
哦,你为了追求质量,土鸡,野生鱼,林林总总都用最好的。那你就只能卖给富人喽。别的不多说,大盘鸡你用土鸡,卖多少钱一份?98秒变598,普罗大众有几个吃得起的?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,现在人的口味越来越重
比如广东,上了年纪的朋友请回忆一下,你们年轻的时候,广东有多少人吃辣椒?粤菜四大分支,广府,客家,潮汕,粤西,有几个菜是带辣椒的?
其实,广东能吃辣椒的地区集中在粤北。什么原因呢?还不是受了弗兰的饮食辐射?但是再看看现在,广东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普遍都能吃点辣,甚至有的年轻人吃辣已经蛮厉害了。
为什么会这样?
其实这种情况国外也一样。巴黎一个研究所发现。法国当地人喜欢吃古斯古斯(couscous,一种北非粗麦粉盖浇饭)的人数比例,1990年到2015年从6%上升到36%。
这是一种源自北非的粗麦粉盖浇饭,很多都是非常辣的。在究其原因时,研究所提供了三个答案:
- 食材质量的下降,使得需要更多的刺激性调料来遮挡食材本身味道的不足和意味。
- 重刺激性口味,比如辣,咖喱,香料粉等能刺激味蕾,舒缓神经。缓解年轻人肩上越来越重的压力。
- 北非移民人口的增加,25年间增长了16倍。
而法国以前可不是这样的。以前的高卢三色鸡,就是煮熟或者烤熟了蘸点料就吃了。别看法餐那么丰富,实际上他们的家常菜调料远没有中餐那么丰富。但是个人都会说,卖的东西或许比以前的好吃,但就是没有以前那个味道了。
所以你看,抛开怀旧的心理因素,在重口味这方面,东西方是一致的。改善和遮蔽味道,缓解压力,所以我们选择了重口味。
真正的好食材,甚至可以不需要调味
20多年前,我上大学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内蒙的死党。毕业之后去他们家玩儿,真的是广袤的大草原,光看看就心里特别舒畅。
那天刚下过雨,我们几个玩儿累了,结伴去草地上捡蘑菇。内蒙的蘑菇很有意思,因为菌丝在地下环环相扣,所以地面就会形成一个蘑菇的圆圈,当地就叫蘑菇圈。
他爸知道哪种蘑菇能吃,我们整整摘了两筐子。中午也不回家了,直接生了火煮蘑菇吃。
这顿蘑菇汤吃的我毕生难忘。因为太鲜太好吃了!城里腥不唧唧的蘑菇根本就不是这个味道。它是鲜的那么道法自然,飘渺的就像天地之间的一缕清风。
当时有什么调料?只有一个用盐做成的碗。蘑菇煮熟了,在碗上擦一下就自然有了盐味儿。但是我觉得这叫暴殄天物,那么好吃的蘑菇,就是要煮出来直接吃原味的!任何调料都是对这锅蘑菇的亵渎。
吃完满满一大锅蘑菇,我们一个个拍着肚皮躺在草地上,看着蓝天那股心满意足真的是油然而生。那一霎那,真的有一种快乐齐天的感觉。
所以,想要只用盐和姜,你的原材料必须要好
鸡,必须是土鸡,只要是自己家喂出来的,或者山上跑出来的,吃粮食,青草,虫子长大的,或者从小就阉割的,味道都不会差。
只放盐和姜炖鸡汤(鸡如果太老了,稍微加点酒),或者白水烫成白斩鸡,绝对都能让你的味蕾受到洗礼。但城市里常见的超市鸡一样都不行,生长时间短,腥味大肉质松软。作为蛋白质它是合格的,可惜真不好吃。
羊肉最好是新疆的塔里木小山羊,宁夏的盐池滩羊,内蒙的乌珠穆沁羊。这些优质羊肉基本没有膻味,但是又鲜美肥嫩,姜甚至都不要,只需要白水煮熟了撒把盐就行了。
在植物性食材中,有称为菜中君子的笋。好的竹笋,新鲜的竹笋,只需要盐即可。煮熟之后马上吃,那个鲜美绝对不亚于任何肉类。
写在最后:
大工业时代,人失去的很多,但得到的更多。但人类历史总是往前进的,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吃饱饭的问题,然后才是吃好的问题。
你看100年前,全世界各地动不动就闹饥荒。现在不是好的多了吗?
前两天,不是有个网红请了一次客,35万吗?如果你有那一天,别说放盐放姜了,吃顶级食材,白水煮都能鲜掉舌头。
所以说到底,钱包的大小直接关系了你吃东西的好坏。牛年马上来了,预祝你明年可以财源滚滚,挣钱多多吧!
本回答到此就告一段落了。笔者长期更新美食相关深度文章,现在关注我,可以使您成为餐桌上的灵魂人物。
发表评论: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