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谢悟空小秘书邀请!
白术和苍术属于一类中的二种植物,都有味苦性温的特点,都归脾胃经,治疗脾气虚、湿气盛的病证。能同时用!
二药同用增加疗效
二药的共同功效是燥湿健脾,常常相须(功效相同的一起用增强疗效)为用,治疗脾虚湿盛的大便稀溏、水肿、痰饮、妇人带下证。
脾虚,运化水液的能力就减弱了,水液在体内代谢不及时,排出不畅,在体内停留产生了各种湿气盛的表现。对于这些问题,白术和苍术配合应用治疗都很有效,当然也需要其它的一些健脾燥湿的药物一起协同“作战”哦。
二药同用的代表方剂
在下述三方中,白术和苍术配伍应用都可达到补脾益气、燥湿运脾的作用。
完带汤
药物:白术、山药、人参、白芍、车前子、苍术、甘草、陈皮、黑介穗、柴胡
功效:补脾疏肝,化湿止带。
主治:脾虚肝郁,湿浊带下。症见带下色白,清稀如涕,肢体倦怠,舌淡苔白,脉缓或濡弱。
胃苓汤
药物:猪苓、泽泻、白术、茯苓、桂枝、苍术、厚朴、陈皮、甘草、大枣
功效:健脾和中利湿。
主治:湿滞伤食,脘腹胀痛,泄泻,小便短少者。
当归拈痛汤
白术、人参、苦参、升麻、葛根、苍术、防风、知母、泽泻、黄芩、猪苓、当归身、炙甘草、茵陈、羌胡
功效:利湿清热、疏风止痛。
主治:湿热相搏,外受风邪。症见遍身肢节烦痛,或肩背沉重,或脚气肿痛,脚膝生疮,舌苔白腻微黄,脉弦数等。
二药的历史记载
二药的各自特长
白术味除苦味外,还有甘味。属于补气药,擅长在健脾益气方面,燥湿的特性不如苍术,所以对于脾虚湿邪困阻中焦而偏于虚证的,最好的是多用白术。
《本草汇言》:“白术,乃扶植脾胃,散湿除痹,消食除痹之要药。脾虚不健,术能补之;胃之不纳,术能助之。”古人对白术功效的高度概括。
苍术味除苦味外,兼有辛味。在运化脾湿方面胜过白术,对于湿浊阻与内而偏于实证的,多于苍术。
《用药法象》:“除湿发汗,健胃安脾,治痿要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