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这网友们好像愈发的“膨胀”了呀,光是陆地上的动物和近海的鱼类已经难以满足大家的好奇心了,终于还是将觅食的目光投向了深海。
但是大王酸浆鱿还真不是想吃就能吃的,我们人类不以它为食的原因也算是比较简单的,这次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种神秘而巨大的生物,解答一下这个大王酸浆鱿的相关问题吧。
目前已知的、未灭绝的、体型最巨大的无脊椎生物:大王酸浆鱿
在有些古老的海上传说中,那些能将船只摧毁、拖入海底的巨大“海怪”,其原型或者说灵感可能就是古代水手机缘巧合之下,惊鸿一瞥看到的大王酸浆鱿。大王酸浆鱿的体型可以长达10米左右,体重七八百斤,在无脊椎生物当中是最顶级的存在了。
无脊椎生物指的是背侧没有脊柱的、相对比较原始的动物,海洋生物中大部分是无脊椎生物。它们的种类数量占据几乎所有动物的95%,现在存世的种类约有100万种以上,可谓是一个庞大的动物体系,大王酸浆鱿就是其中的“巨无霸”,甚至有传说它们可以对抗抹香鲸。
不过传说归传说,在现实中大王酸浆鱿是对抗不了抹香鲸的,甚至抹香鲸就是它们的天敌。在体型巨大的抹香鲸看来大王酸浆鱿基本上就是好吃的食物而已,虽然捕食过程可能会有点曲折,但两者之间基本不太能形成正面的对抗关系。
大王酸浆鱿的名字是怎么取的?这种巨型鱿鱼能吃吗?
相对于东北虎、非洲狮、鲸鱼等名字来说,“大王酸浆鱿”这个名字就比较奇怪了,给人的感觉它就不像是一般的生物。其实大王酸浆鱿的“大王”不难理解,勉强可以理解为它体型巨大、堪称“无脊椎生物之王”,但这个“酸浆鱿”就比较陌生了。
其实“酸浆鱿”是它的科目(也就是动物的科学分支属性),大王酸浆鱿准确的说是:头纲目-二鳃亚纲-十腕目-鱿鱼亚目-酸浆鱿科-大王酸浆属-大王酸浆种的生物。
而它名字里的“酸浆”二字并不是指这种鱿鱼吃起来是酸的,或者血液发酸不能吃的意思。“酸浆”其实就是一种红色的小野果,而酸浆鱿的形态有点类似这种野果,于是就被命名为“酸浆鱿”。
所以大王酸浆鱿在理论上来说是可以吃的,只不过确实没什么人吃过它,而且以后估计也不会有,具体原因我们下面分析。
既然大王酸浆鱿能吃,为什么我们人类不抓来吃呢?
我们人类选择一种动物作为食物,至少需要在几个条件上需要进行参考,比如:获取难度、成本高低、食用价值、繁殖速度等等。如果不参考这些条件的话,那么最终结果要么是获取难度太高、危险性太大;或者就是成本高、价格高到难以接受;亦或者导致某种生物因为人类的捕食而灭绝。比如之前的渡渡鸟就是如此,从被人类发现直到被吃灭绝,就只用了200年左右的时间。
大王酸浆鱿虽然体型大,也没有什么毒素,但是它真的不适合、也没办法捕捞作为食物,下面简单例举几个原因大家就明白了。
原因之一:踪影难觅
大王酸浆鱿虽然算是比较活跃的捕食者,但是它们一般只分布在围绕着南极大陆的海域,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大王酸浆鱿的栖息处是深度2000米左右的深海处。这样的条件就让大王酸浆鱿踪影难觅,自从1981年在南极海岸发现过一只4米长的幼年个体之后,在这40年间人类发现大王酸浆鱿的次数屈指可数,很多时候也都是通过一些残肢来了解它们,所以就算想吃也找不着。
原因之二:危险性大
大王酸浆鱿虽然也是鱿鱼,但是跟我们常吃的铁板鱿鱼的那种可完全不是一回事。除了体型巨大可达10米长、数百斤重之外,大王酸浆鱿也有着可怖的攻击力,它们的腕足上面不仅有吸盘之类的器官,也还长满了尖锐的长达数厘米的钩爪,就像老虎的牙齿一样。可能也只有在格陵兰鲨、抹香鲸这类海底巨兽口中它才是食物,而且就算抹香鲸捕食大王酸浆鱿也是需要费点力气,甚至是付出一些代价的。
原因之三:成本高昂
综合上述两个原因,就导致捕获大王酸浆鱿不仅困难、危险,相对应的成本也高到没边。毕竟远航到南极附近海域就已经比较昂贵了,而且这些巨型鱿鱼还栖息在2000米左右的深海区域,无疑让捕捞难度和成本变得十分高昂。再加上大王酸浆鱿巨大的体型、满是钩爪的腕足,这也让捕捞操作的危险性变得非常高。所以就算不考虑后期的保存、运输等等成本,光是眼前看到的就已经十分昂贵了。
原因之四:比较难吃
鱿鱼相信大家基本上都吃过,这种东西并不是越大越好吃的,甚至可以说越大的反而口感上会越粗糙越韧性一些。大王酸浆鱿一般会有10米左右的体型,数百斤的体重,它们可以和很多海中巨兽搏杀,所以肉质很有可能是非常强韧的,说不定就算弄熟了也韧的跟橡胶一样。
而且大王酸浆鱿的研究价值和它对于深海环境均衡起到的作用很大,至少肯定远远高出它的食用价值,所以大家还是放过这种几乎不怎么露面的深海“巨人”吧。
那么以上就是这次关于大王酸浆鱿的全部内容,如果有所帮助的话,恳请帮忙转发和收藏哦。
对于美食制作、饮食知识和美食趣闻轶事有兴趣的朋友,可以点个关注和赞支持一下,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!
发表评论: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