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菜这种东西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,它在辅料、配料中的存在就类似于水果中的榴莲一样,喜欢的人就爱这个馨香味,很多小吃、菜肴都要加一点进去才觉得提味,但不喜欢的人都不要说吃香菜了,就连闻到都觉得受不了。
不过一个人喜不喜欢吃香菜很大程度是基因决定的,后天难以改变,所以这次我们就来全面了解一下香菜的名字由来,也是颇为有趣的。
最初它是外来的“胡荽”
香菜的原产地是欧洲的地中海地区,传入我国的时机难以准确的追溯了,不过据说出香菜也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带回来的,所以最初的那段时期里,香菜的名字叫做“胡荽”。
其中“荽”这个字没有过多的解读,指的就是香菜这种草本植物,而“胡 ”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,表明了这种植物并非本地原生的,与此类似的情况还有番茄、胡萝卜、洋葱、洋芋等等,这些食材名字里的“番”、“胡”、“洋”等字眼都说明了它们最初都是舶来品。
接下来在机缘巧合之下,香菜再次改名
香菜自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之后,基本上一直沿用“胡荽”的名字,不过后来碰上了一个堪称“不可抗力”的因素,就让香菜再次改名,“胡荽”这个名字不能用了,那就是古代的“君王避讳”。
在公元319年左右,十六国时期的羯族首领石勒在当时的襄国地区自立为王(如今的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区),他当时自称为赵王,史书称之为“后赵”。在当时把匈奴、鲜卑、羯、氐、羌并称为“五胡”,据传说因此后赵王石勒对于这个“胡”字就比较避讳,所以就将“胡荽”改称为“原荽”、“香荽”。
口音、误解和讹传产生了其他名字
如今这种植物除了“香菜”这个名字之外,就属“芫荽”的称呼最为常见了,其实从根脚上来说,“芫荽”这个名字才是其学名或者更早一些的名字,毕竟“芫荽(yán sui)”和“原荽”的读音太接近了,很有可能是后世流传中慢慢讹传改变的。以此类推的话,它的其他几种名字也都很好理解了。
【香菜】:这算是最普遍的给食材命名的方法了,芫荽本身就是“香气强烈且独特的菜”,在流传的过程中被冠以这么简单易懂的新名字也很正常。而且它以前的名字里也有“香荽”的叫法,这个“荽”字比较生僻,用更简单的方式取而代之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【盐碎】:这个名字就更好解释了,“盐碎”其实就是“芫荽”,两者的拼音都完全一样,就是读音上稍有区别而已,这要么是流传过程中的口音、方言、讹传等因素,要么干脆就是人们用更常见的“盐碎”二字来取代生僻的“芫荽”,反正对于买菜卖菜的人来说能明确的传达意思,让双方知道买卖的是什么菜就够了。
最后我们总结一下:
所以香菜这种提味辅料的学名是应该叫做“芫荽”,在最初也有“胡荽”、“原荽”、“香荽”的叫法。后来因为气味辛香独特,慢慢有了“香菜”的直白且通俗名字,而“盐碎”二字的叫法大概率只是因为“芫荽”这俩字实在太生僻了,才慢慢讹传而产生的。
其实与此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,比如烧麦在不同地方就有稍麦、捎卖、肖米等等诸多名字,但不管写出来是哪种,大家都约定成俗的知道它指的是哪一类食物。
那么以上就是这次关于香菜的全部内容了,跟香菜、烧麦差不多情况的食材和美食大家还知道哪些,你习惯把香菜叫做芫荽还是别的什么,都欢迎评论里一起分享哦。
对于美食制作、饮食知识和美食趣闻轶事有兴趣的朋友,可以点个关注和赞支持一下,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!
发表评论: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