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一直很好奇,为什么总能看到类似于“喝酒无害”、“喝酒有益”之类的说法出现,却较少看到有人分享切身的或者亲眼所见的“喝酒出事”的情况。
后来直到自己回忆起身边出现的一些因为喝酒而“出事”的人,才恍然大悟,这不就是“幸存者偏差”导致的嘛。
所以这次咱们就来聊聊这个“喝酒出事”的问题,顺便也解答下为什么总能看到“我喝多少多少年了,我就没事“、“喝酒老人长寿”之类的说法。
【一】早逝的同学父亲
这算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有我认识的人因为喝酒出事的,所以哪怕那个时候我年纪很小,却也记忆犹新。
我的一个小学同学真的有着比较悲惨的童年,虽然小时候我们那里大家都不富裕,但是他的父母更是一个都不省心。他家里是妈妈嗜好打牌,每天也不琢磨别的,他爸爸虽然帮人跑出租但也经常酗酒,这夫妻俩用我们那的老话说就是“一个着调的没有”。
结果就在一个周四还是周五的晚上来着,我这个同学的父亲就因为喝酒、交通事故而过世了,原本就有些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。
【二】中年过世的邻居叔叔阿姨
我们小时候居住的地方都是小街小巷,虽然日子紧巴巴的,但邻里之间关系都还可以,至少人情味要比如今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里要浓很多,所以我对于很多以前老邻居的印象都是蛮深的。
在我们家老房子的不远处,有一个很小的、卖日杂零食的小铺子,铺子的主人是一对夫妻。这对夫妻一开始是丈夫总酗酒,喝多了就闹,最要命的一次是他家的女儿带了男朋友回来,结果他也喝多了发酒疯,直接把女儿男朋友吓跑了。
结果从那之后这对夫妻中的老婆竟然也酗酒了,而且远比她老公喝的还凶,这是“打不过就加入”的节奏呀。刚开始街坊邻居也劝,夫妻俩都这样的话,日子不就完了嘛。但奇迹的是这两夫妻最后竟然不打架不闹了,算是发展成酒友了,除了早餐之外几乎都在一起边吃饭边喝酒,不闹事不打架了,也就没什么人管了。
但随着酒瘾越来越大,饮酒量也越来越大,守着自己家进货白酒可劲喝,最后还不到50岁的时候,夫妻俩几乎前后脚因肝病、心脑血管病离世了。
【三】妻离子散的同事父亲
等到我大学毕业开始工作的时候,也遇到过身边的人发生过与酒有关的不幸遭遇。我原来公司一个设计部门的同事,很礼貌谦和的年轻人,做事麻利、待人和善、很好说话的,但是他有一个原则,那就是不管因为什么原因、什么场合聚会,他绝对不喝酒,一口一滴都不行。
按他在闲聊时候的说法,他从小最怕闻到的就是酒味,因为只要这个味道出现,就意味他爸妈肯定又要打架了,家庭暴力的阴影是真的很可怕,这几乎一度成为了他的条件反射。
所以后来我这个同事就是被妈妈带大的,夫妻两个在我同事还不太大的时候就离婚了,就算直到如今,我这个同事跟他父亲的关系也依然不怎样,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厌恶。
【四】为什么感觉总看到的“长寿老人喝酒”之类的说法出现?
这就是我们开头所提及的“幸存者偏差”,很多人认为的“喝酒无害”、甚至是“喝酒有益”,都是源自于认知的狭窄和幸存者偏差。
【幸存者偏差】:其实就是使用不客观的筛选条件来筛选目标,然后把这种筛选结果当成是客观的、随机的结果,“喝酒长寿”的说法就是用这种不客观、不符合现实的结果来作为论据。
举个例子,网上之前有个段子,说有记者在春运的时候去高铁站的站台上采访,挨个问“你买到车票了吗?”,结果得到的答案都是“买到了”,然后好像就以此得出了“人人都买得到春运车票”的滑稽结论,这就是一种幸存者偏差。
因为但凡已经站在高铁站台等着上车的人,就说明他们已经通过实名验票了,那肯定都是买到票的人啊。同理,“长寿老人喝酒”的说法也是这么来的,得出这个结论的人最开始的筛选条件并不是“喝不喝酒”,而是“长不长寿”,然后只要在这些长寿的群体里找到了有喝酒习惯的人,他们就以此认为“喝酒能长寿”。
至于每年全世界300万因饮酒死亡的人(WHO2018年数据)他们是不会看见的,因为按照他们的筛选条件来看,真正受到了饮酒危害的人不会进入他们视线的。
【五】写在最后
酒是一种文化,这没有错,但“文化”在这里是一个中性词,并不是说带上“文化”俩字就一定好。
举个例子:在晚清之后的天津有着“混混儿文化”,虽然他们中的一些确实还有些道义、义气成分,但更多的还是一群好勇斗狠、侵扰商民的地痞无赖。但不可否认他们就是存在,这种存在就是被称为“混混儿文化”,可就算是带上了“文化”俩字,也改变不了他们的本质。
同理,喝酒也是如此。必须承认酒有所谓的“正面作用”,稍微喝点酒可以让有些人放松心情、释放压力。但要知道喝酒可不是放松的唯一方式,这就跟“混混儿”觉得好勇斗狠是义气、可以解决问题是一样的。而且酒本身就有成瘾性,酒精是公认的一类致癌物质,大量的家暴、交通事故、打架斗殴都与饮酒有关,这些也都是客观事实啊。
所以不管从哪个层面上来说,“喝酒有益”都很难成立,但是常年喝酒容易“出事”倒是更符合客观现实。
发表评论: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